美国哈佛社区大学
“从美国社区学院到哈佛大学”,近年来,这种逆袭的案例越来越多,让人心痒痒。对于成绩一般的Puwa来说,通过美国社区学院这个跳板,跳入TOP20大学的难度有多大,这条弯道超车路线可行吗?近年来,体制外的学习越来越多,每年都是“最难申请的季节”。为了让孩子申请到更好的大学,大家另辟蹊径,各种弯道超车策略频出,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美国社区学院。“从社区学院到哈佛”,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,让人心痒痒。
Max是社区大学教育的见证者。2014年,Max从中国高普来到美国高中,开始了自己的美国留学之路。2016年,他拿到了一所社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;两年后,他成功转学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。(via:外滩教育)结果有家长问:“我孩子快大三了,我真的读不下去了。预算400万,能上美国前20的大学吗?”一位博主回答:“开个玩笑,别要400万,200万我就能让你进前20。对学校来说,你是来自远东的神秘贵族!”他给的方案是:先去美国社区学院,然后转学美国前20的综合性大学!所以:美国社区大学是通往名校的跳板吗?从美国社区学院到TOP30大学有多难?这块跳板要多少钱?今天就来好好分析一下。美国社区学院到底是什么?美国社区学院是专科还是本科,首先要区分清楚!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着美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责任。
美国授予的学位有四种:副学士学位、学士学位、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,根据学位的性质又可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。读完两年的社区学院,可以拿到大专文凭,而且学校除了专业课,还提供职业培训和实践课程,更类似于大家理解的专业课。普通副学士学位文学副学士:文学副学士。AS(理学副学士):理学副学士。应用科学副学士学位:应用科学副学士学位。ABA(工商管理副学士):工商管理副学士学位。学士研究助理:副学士学位。AOS(职业研究副学士):职业教育副学士。ASN(护理副学士):护理科学副学士学位。Ast(专业技术副学士):专业技术副学士学位。社区学院的申请门槛可以说是很低的:年龄要求:一般要求申请人年满18周岁。未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的学生,需要高中毕业证,考虑监护人陪同问题。高中成绩单:一般要求高中成绩单的GPA为2.0。高中毕业证:部分社区学院要求高中毕业的学生提供高中毕业证,未毕业的提供高中在读证明。语言成绩:托福只需要达到45~60分,雅思4.5以上。如果没有语言成绩,根据程度不同,可以考虑申请双录取(进入社区大学前在语言机构进行语言培训)或者在学校参加ESL课程(英语作为第二语言)。这里有一些流行的CC供你参考。
图片来源:XHS益友留学读完两年社区大学,进入综合性大学,是完全可行的,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高考。这条路径被很多人验证过。c同学高中在高普,申请时托福成绩才70多。他们不具备申请大U的条件,所以先进入加州的CC,然后转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。进入UCB后,我跟进得很好,顺利毕业。我拿到的毕业证和在UCB读了4年的学生没什么区别。所以CC换成U对中国或者美国的就业影响不大。可能对申请研究生有轻微的影响,但是美国大学往往很佩服能在逆境中绽放的学生,这不能说是绝对的劣势。UCB同行申请应该不是大问题。所以,这条路,理论上是可行的!理想而美好,现实而骨感。但进入CC后,想顺利上美书20强,简直是痴人说梦!社区学院转到了大U,最有名的地区是加州,指的是加州的公立大学。下图是最新发布的2024QS排名。前20名UC big U,闯入前20名的,是美国公立大学的肩膀——UCB(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)和UCLA(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)。接下来的几个加州部门,排名在28-35之间。这个排名今年变化很大,以往公立大学更差。
加州之所以是CC成为大U的天堂,是因为这里有TAG(转学入学保障)项目——也就是完成课时和学分就可以转学。(后台发送“备案保证”获取申请网址)这是2024 TAG的入学要求,没有伯克利和洛杉矶的标志。要转到这个大的大学,还是要提交申请,和大家竞争,和申请一次一样难。
当然不是去20强,而是去35强也是非常好的归宿。再来看看其他学校的入学要求。除了前两所公立大学,最高排名都是28名,一个是圣地亚哥,一个是戴维斯,而前者依然不在TAG的名单上。戴维斯现在,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的王牌专业都不在TAG名单上,就连风景园林也只能申请相关预科。除了专业限制,还有学分、绩点、预科等诸多要求。这是UC Davids的信用要求。一个GPA 2.0,托福45分的孩子,要在两年内拿到UC Davids认可的这么多学分,并不难。
这是UC Davids的GPA要求。和直接申请相比,GPA确实低很多,但是第三条有提到,会有附加条件。
这是UC Davids的课程要求,数学英语还是王道。
大家趋之若鹜的TOP20的UCB和UCLA,直接走转会通道,不保战绩。
这是从艾伦·汉考克学院转到UCB生物工程专业的要求。上来就没有废话。第一句话就是竞争超级强。让我们直接和全美各地想转学的同学竞争吧!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。走这条路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。其实真正能从CC走上大U之路的人,首先是那些有上进心,不服输的人,其次是有自己的故事的人。我们看到成功的案例,可能是这样的:“我叔叔也是社区大学的,转到了伯克利。现已升任医药供应商副总监,退休。他一直以自己的社区大学为荣,鼓励身边的年轻人。”也可能是这样的:“我的一个小伙伴是美国孩子,离异家庭,父母不靠谱。在阿拉斯加大学读完本科花了7年时间,联邦快递支付了学费,因为它想维持全职工作。后来经过几年的CC和gap,我如愿进入了医学院,成为了一名眼科住院医师。下个月我们将提升他为合伙人。他老婆刚生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,生活好美好。”但是没有人剖开告诉你怎么走上这条路,怎么打。经历过的人当然可以,“回家吧,不会有风雨无阻的。”但我劝你要明白“永远是惨淡的。”w是我以前的同事,也是我的好朋友,现在是圈内新生代的顶级顾问。
当初,她就读于国内一所普通大学。那时候每天上课,老师就是打开书看。然后她说:“反正我是不会拿这部分教材的。我就拿这个问题的A答案,B答案,C答案,D答案。我可能就这样出来了,你选吧。”这让她很累,果断转了方向——留学。基于当时的知识,全家人都认为自己选择了当地最大的代理机构。结果签完合同后,他们发现这家中介公司负责申请的人连英语都不会说,他手下的几个女生只能勉强用英语填写一张网上签证申请表。
就这样,W被忽悠进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个项目。说白了就是语言中枢。在美国的有效合法居留只有三个月。找不到下家,就得回家。她6月份到了美国,想申请9月份的大学正常录取。她已经错过了申请季节。终于,我终于坐上了圣莫尼卡学院的末班车,一所社区学院。进入CC后,W开始努力学习,每天泡图书馆到9点,抱教授大腿。大学课程是英国文学,班里只有一个韩国留学生和一个中国留学生。上了三节课,那个韩国朋友退学了,W成了班上唯一一个拿着荣誉的留学生。然后一篇论文出来了:a C,W当时吓死了,真的是被美国写作,大学写作,学术写作锻炼出来的。美国孩子三天就能写完的论文,W要“活”三周,一点一点磨。好事多磨。w完成了CC的学习,大三顺利转学到30强的USC(南加州大学)。毕竟,南加州大学是顶尖学校和校长的聚集地。W一进校门,就感觉被压垮了。看着提问题不算充满智慧的邋遢学生,GPA却轻松4.0。
USC的学生不仅成绩好,还懂得社交。到了大三,学生可以半专业,自我推销,无论是圆桌讨论、小谈还是小组讨论,都能熟练掌握。当同学们行云流水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时候,W只能干巴巴的说气,说课程,说社团运营,说理想。不过从CC到大U,W的学习终于步入正轨。标签最后,我们总结一下CC变身大U的事实:这是一个可操作的进入美国高等教育的途径,完全可行;不可否认CC有好的老师和学生,但总的来说CC的老师和学生不如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,因为整个培养的起点决定了学生和相关配置;即使从CC到大U,学生也一直处于追赶状态,W进入USC也一直在弥补自己的不足。如果你起点比较好,可以申请正规的综合性大学或者文理学院,完全不用绕过CC。
美国人选择CC的一大原因是经济问题。如前所述,即将晋升为合伙人的居民一边上学一边在联邦快递工作。说白了,他没钱上学。他需要一个钱少的大学(CC学费1万美元/年左右,公立U需要3万/年,私立U需要7万/年),离家近,能让他上班。对于有类似需求的中国家庭来说,实际上比本土人更难操作。至少人家没有语言问题,工作也是合法的。留学生不具备这两个前提条件。其次,CC的学术体系并不完整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如果你的成绩和经济条件允许,可以一步到位选择正经大学,有余力可以转其他大U。特别是那些门槛低的文理学院,很受大U欢迎,转学和申请研究生也是很加分的。即使没有转学成功,拿到本科毕业证也不亏。从CC到大U的路是可以走的,真正能到达理想终点的都是自我驱动能力强的学生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和爱精英学习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